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素是怎样的?


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素如下: 首先是客体要件。它主要侵犯的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这就好比国家给医疗卫生行业制定了一套规则,非法行医的行为就是打破了这套规则。同时也侵犯了公共卫生,因为没有资质的人行医,很可能影响大家的健康安全。国家对行医管理严格,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非法行医破坏了这种保障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都是用来维护这一管理制度的。 其次是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且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行医就是没有医生执业资格却去从事诊疗活动,像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或者擅自开业进行诊疗活动。但有医生执业资格只是没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算这里说的非法行医。而情节严重有多种情况,比如造成就诊人身体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使用假药、劣药等危害人体健康;被卫生行政部门处罚两次后还继续非法行医等。 然后是主体要件。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包括几种情况:未取得或者用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就从事医疗活动;个人没拿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开办医疗机构;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还进行医疗活动;没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却从事乡村医疗活动;家庭接生员做了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单位是不能构成该罪的。 最后是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对自己没有行医资格是清楚的,还明知自己缺乏行医技能和控制病情发展的能力,也知道病人可能因为得不到有效治疗而伤残甚至死亡,但还是放任这种情况发生,对病人的伤残、死亡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 。 相关概念: 间接故意: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却对这种结果持放任的态度。 情节严重:文中提到的如造成就诊人身体损伤、传染病传播、使用危害健康物品、多次被处罚仍非法行医等情况 。 执业医师证:是经过考试等一系列程序,证明个人具备从事医师职业资格的证书。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医疗机构合法开展诊疗活动的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