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战时拒绝征召罪的构成四要素具体是什么?

我是一名预备役人员,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战时拒绝征召罪很感兴趣,想深入了解一下这个罪名构成的四个要素分别是什么,具体该怎么理解,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战时犯罪
  • #拒绝征召
  • #兵役管理
  • #预备役人员
  • #刑法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战时拒绝征召罪的构成四要素具体如下: **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预备役人员,非预备役人员不构成本罪。预备役人员是指编入民兵组织或者经过登记服预备役的人员,他们在战时负有应召入伍、参加军事训练等义务。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兵役管理活动是国家为了保障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对公民的兵役登记、征召、训练、服役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战时拒绝征召的行为,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家正常的兵役管理秩序。 **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也以战时论。“征召”是指兵役机关依法向预备役人员发出通知,要求其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报到,准备转服现役。“军事训练”是指为提高预备役人员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而进行的训练活动。“情节严重”通常包括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等情形。 **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在战时,且为国家的征召或者军事训练而仍故意拒绝或逃避。如果他人把征召说成是某种另外的活动,欺骗行为人致使其相信而事先逃避的,则行为人的逃避行为不构成犯罪。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则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 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规定,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