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环境案件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方面?

我最近和人产生了一些环境方面的纠纷,感觉可能会发展成环境案件。但我不太清楚环境案件到底是怎么构成的,想知道在法律上环境案件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方面,好判断我们这事儿是不是算环境案件。
展开 view-more
  • #环境案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环境案件通常是指涉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与环境相关的法律纠纷案件。一般来说,环境案件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行为的违法性。这指的是行为人实施了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比如禁止企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物等。如果企业违反这些规定,其行为就具有违法性。就好比一个工厂偷偷把污水排到附近河流里,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环保法,就满足了环境案件构成要件中行为违法性这一点。 其次是损害结果。即该违法行为对环境造成了实际的损害,比如造成了空气、水、土壤等污染,或者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损害结果可以是有形的,如农作物因水污染而减产;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现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涵盖)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里的损害就是指损害结果。 再者是因果关系。要求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也就是说,必须证明是该违法行为直接导致了环境损害结果的发生。在实践中,确定因果关系往往比较复杂,可能需要专业的鉴定和调查。例如,在一个土壤污染案件中,需要通过科学检测和分析,确定是某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导致了土壤污染。 最后,在一些环境案件中,行为人主观过错也是构成要件之一。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环境污染等损害结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损害结果,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不过,在环境污染侵权领域,很多情况下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论行为人是否有主观过错,只要其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损害,就需要承担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只有当以上几个方面的构成要件都满足时,才能认定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案件。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