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拒执罪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我有个债务纠纷案子,法院判决对方还钱,但对方一直拖着不还。我听说这种情况可能构成拒执罪,可我不太清楚拒执罪到底要满足什么条件才会构成。我想了解下拒执罪的构成要素都有啥,这样我心里也有数。
展开 view-more
  • #拒执罪构成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拒执罪,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构成要素。 首先是主体要素。拒执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也就是说,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如果负有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义务,都可能成为拒执罪的主体。比如,在民事案件中败诉的一方,需要按照法院判决履行还款义务,这一方就是可能构成拒执罪的主体。 其次是主观要素。拒执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这里强调的是“明知”和“故意”,如果行为人是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客观原因无法执行判决、裁定,就不构成拒执罪。例如,被执行人确实因为突发重大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无法履行还款义务,这种情况就不属于故意拒不执行。 然后是客体要素。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裁判的权威。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具体形式,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任何拒不执行的行为都是对司法权威的挑战。维护司法权威是保障法治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因此拒执罪的设立就是为了打击这种破坏司法权威的行为。 最后是客观要素。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等多种情形。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会构成拒执罪。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