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后员工工资如何计算?


在探讨破产重整后员工工资怎么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破产重整的概念。破产重整是指专门针对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经由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营业能力的法律制度。 对于破产重整后员工工资的计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员工在破产重整期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来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也就是说,如果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工资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那么在破产重整期间,只要员工正常工作,用人单位就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 其次,如果企业在破产重整过程中,因为经营困难等原因需要对员工的工资进行调整,必须要和员工进行协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所以,如果企业想要降低员工工资等调整工资情况,必须经过与员工的协商,并且签订书面协议,否则就是违法的。 再者,在企业破产重整程序中,员工工资是具有优先受偿权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这就意味着,在企业进行破产财产分配时,员工的工资会优先得到保障。 另外,如果企业在破产重整后无法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员工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员工可以先和企业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破产重整后员工工资的计算通常是依据劳动合同约定,但在企业特殊情况下需协商变更。同时,员工工资在破产财产分配中有优先受偿权,员工也有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工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