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是怎样的?

我家附近有个工厂,长期排放污染物,导致我家农作物减产,身体也出现了不适症状。我想知道我这种情况是否属于环境侵权,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具体是怎样规定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环境侵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是为了应对因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等环境侵权行为,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和保护,维护生态环境平衡而设立的一系列法律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环境侵权的概念。环境侵权指的是因行为人排放污染物或者从事其他开发利用环境的活动,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权益以及环境权益受到损害,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比如工厂随意排放污水,导致周边居民饮用水受污染,身体出现疾病,这就属于典型的环境侵权行为。 在我国,有不少法律对环境侵权救济作出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专章规定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该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明确指出,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只要存在环境侵权行为并造成了损害后果,侵权人就要负责赔偿。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也是环境侵权救济的重要依据。该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它强调了对环境侵权行为的惩处和对受害者的保护。 环境侵权救济的方式有多种。一是损害赔偿,这是最常见的救济方式。受害者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因环境侵权行为所遭受的财产损失,如农作物减产的损失、医疗费用等。二是停止侵害,即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环境侵权行为,防止损害的进一步扩大。例如,要求工厂停止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三是恢复原状,侵权人有义务采取措施将被破坏的环境恢复到侵权行为发生前的状态。 在环境侵权诉讼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规则。比如举证责任倒置。一般的民事诉讼中,是“谁主张,谁举证”,但在环境侵权诉讼中,由侵权人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是因为环境侵权案件中,受害者往往难以掌握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据,这样的规定更有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为受害者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让他们在面对环境侵权行为时能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对侵权人起到了约束作用,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