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证据收集、固定、审查和运用责任追究是怎样的?

我在一场民事纠纷里,对证据方面的事情比较在意。担心在证据收集、固定、审查和运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想知道如果相关人员在这些环节出了差错,责任该怎么追究,具体有哪些规定,所以来问问这方面的法律情况。
展开 view-more
  • #证据责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证据收集、固定、审查和运用责任追究是司法活动中保障证据质量和司法公正的重要机制。下面为你分别介绍相关概念及法律依据。 证据收集,是指执法机关和律师为了证明特定的案件事实,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收集证据和证据材料的法律活动。在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都有收集证据的权力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如果相关人员违反此规定,通过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 证据固定,是指将证据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固定和保全,防止证据灭失或被篡改。常见的固定方式有拍照、录像、制作笔录等。在民事诉讼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如果在证据固定过程中,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导致证据损坏或丢失,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证据审查,是指司法人员对于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和鉴别,找出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找出证据材料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认定的一种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对各类证据的审查判断标准作出了详细规定。例如,对物证、书证的来源、收集程序等进行审查,如果证据的收集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司法人员若不认真履行审查职责,导致错误采信证据,造成错案的,要根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证据运用,是指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依据查证属实的证据来确定案件事实。在运用证据时,要遵循证据规则,如关联性规则、合法性规则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如果故意隐瞒、歪曲证据,或者违反证据运用规则导致错误裁判,相关人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司法工作人员在证据收集、固定、审查和运用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能会受到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