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举例说明民事权利的滥用?
我不太理解什么是民事权利的滥用,想通过具体例子来了解下。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滥用民事权利呢?是在合同履行里,还是在物权使用方面呢?希望能得到通俗易懂的例子解释。
展开


民事权利的滥用指的是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时超越了法律所规定的界限,违背了权利设置的目的,对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下面从不同方面为您举例说明。 在物权领域,比如相邻关系中,甲和乙是邻居,甲有在自己土地上建造房屋的权利。但是,甲明明知道如果在靠近乙房屋的地方挖一个很深的地窖,可能会导致乙的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可甲为了个人的一些不合理想法,还是执意挖了地窖,结果真的影响了乙房屋的安全。这就是甲滥用了自己在土地上进行建设的权利,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处理相邻关系应当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 在债权领域,以合同为例。丙和丁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丁在一定时间内交付货物,丙支付货款。在履行过程中,丁因为一些客观原因稍微延迟了几天交货,而且已经及时通知了丙,并承诺不会影响货物的使用和质量。然而,丙却以丁延迟交货为由,要求丁支付高额的违约金,远远超出了因为延迟交货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丙的这种行为就是滥用了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请求权,《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在人格权方面,戊为了报复己,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言论,说己有一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戊的这种行为就是滥用了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侵犯了己的名誉权。《民法典》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总之,民事权利的行使应当遵循诚实信用、权利不得滥用等原则,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