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执行司法赔偿有哪些解释?
我之前有个涉及执行的案子,现在怀疑存在司法执行不当给我造成损失的情况。我想知道关于涉执行司法赔偿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解释,比如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赔偿,赔偿的标准和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展开


涉执行司法赔偿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受害人依法获得赔偿的制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具有以下违法情形,且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可以依照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申请赔偿:违法采取罚款、拘留、拘传等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违法采取保全措施;违法采取先予执行措施;违法处置执行标的物;明显超标的额执行;对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不履行监管职责,造成财产毁损、灭失;违法将案件执行款物交付给其他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违法对抵押物、质物或者留置物采取执行措施,致使抵押权人、质权人或者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无法实现;违法对执行标的物采取执行措施,致使案外人的优先购买权无法实现;其他违法执行行为。 关于赔偿的标准,一般遵循填平原则,即赔偿因违法行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例如,对于财产损失,原则上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计算;对于人身损害,根据伤害程度,按照相关的赔偿项目和标准进行赔偿,像医疗费、误工费等。此外,精神损害赔偿在符合法定条件时也可能获得支持。当司法机关的违法行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当公民认为自己符合涉执行司法赔偿的条件时,可以向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人民法院提出赔偿申请。人民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和处理。如果对赔偿决定不服,还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