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费用、免税收入、税前扣除分别是什么?

我在处理财务税务问题时,对费用、免税收入和税前扣除这些概念不太清楚。想知道在实际操作中,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怎么去区分和应用,比如它们在企业纳税申报和个人所得税申报里是怎样起作用的,希望能有个清晰的解释。
展开 view-more
  • #费用概念
  • #免税收入
  • #税前扣除
  • #企业所得税
  • #个人所得税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为了开展业务而花出去的钱,像购买原材料、支付员工工资、房租等支出都属于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费用可以在计算要交多少税时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额。 免税收入是指属于企业的应税所得但按照税法规定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通俗来讲,就是这部分收入本来是要交税的,但国家出于某些政策考虑,允许企业不用对这部分收入交税。常见的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对免税收入有明确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一)国债利息收入;(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税前扣除是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是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通过税前扣除,可以降低企业或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纳税金额。例如,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个人所得税中,也有很多税前扣除项目,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这些扣除项目是国家为了减轻纳税人负担、调节收入分配而设定的。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