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扣除和税收抵免是怎么回事?
我在处理税务问题时,总是搞不清税收扣除和税收抵免。我想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实际交税过程中是怎么应用的,两者有啥区别,对我交税的金额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讲讲。
展开


税收扣除和税收抵免是税收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都与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计算相关,但具体含义和作用有所不同。 税收扣除,通俗来讲,就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从收入总额中扣除一定的项目或金额。应纳税所得额是用来计算应缴纳多少税款的基础数值。比如,个人所得税中,我们的工资收入在计算要交多少税之前,会先扣除一些法定的项目,像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等。扣除这些项目后得到的金额才是要交税的基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税收抵免则是指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可以直接从应纳税额中扣除一定的数额。这就像是你本来要交一笔税,但因为符合某些条件,允许你从这笔要交的税里减去一部分。例如,在企业所得税中,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总的来说,税收扣除是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税收抵免是直接减少应纳税额。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但作用方式不同。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利用税收扣除和税收抵免政策,降低纳税成本。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