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抵免法和免税法有什么异同?

我在处理税务相关事务时,遇到了抵免法和免税法这两个概念。我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实际的税务操作中分别是怎么运用的,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详细法律知识。
展开 view-more
  • #抵免法
  • #免税法
  • #国际税收
  • #双重征税
  • #税收抵免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抵免法和免税法都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用来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重要方法。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方面,二者目的一致,都是为了避免跨国纳税人被重复征税。重复征税是指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征税。这会加重纳税人的负担,不利于国际经济交流。抵免法和免税法就是为了消除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让跨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更加公平合理。例如,一个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开展业务,如果没有这两种方法,可能会面临同一笔收入在多个国家被征税的情况,而通过抵免法或免税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概念和原理不同。抵免法是指居住国政府按照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国内外的全部所得计算应纳税额,但允许纳税人已在来源国缴纳的全部或部分税款从应纳税额中扣除。简单来说,就是先算出总的应纳税额,再减去在国外已经交过的税。而免税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对本国居民来源于境外并已向来源国政府缴税的所得,允许从其应税所得中扣除,免予征税。也就是直接对境外所得不征税。比如,一家中国企业在美国有业务,获得了一笔收入并在美国缴纳了税款。如果采用抵免法,中国在对该企业征税时,会先算出全部所得的应纳税额,再减去在美国已交的税;如果采用免税法,中国就直接不对这笔美国的收入征税。 其次是适用范围有差异。抵免法适用于各类所得,既可以是积极所得(如经营所得),也可以是消极所得(如股息、利息等)。而免税法通常主要适用于营业利润、个人劳务所得等,对于投资所得等可能不太适用。 再者是税收负担不同。抵免法下,纳税人仍需就境外所得在居住国缴纳一定的税款(如果境外税率低于居住国税率),只是会扣除已在来源国缴纳的部分。而免税法下,纳税人对境外所得无需在居住国纳税,税收负担相对较轻。比如,若居住国税率为30%,来源国税率为20%,采用抵免法时,纳税人还需就境外所得在居住国补缴10%的税;采用免税法时,就不用补缴这部分税款了。 从我国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作出了规定,明确了抵免的范围、限额计算等内容。但我国并没有全面采用免税法,仅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对部分境外所得给予免税待遇。例如,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