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审计主要审什么?


固定资产审计是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结存情况以及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的审查监督,以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合理使用。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主要审查内容。 首先是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和所有权。审计人员会实地盘点固定资产,确认它们是否真实存在,是否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比如,会检查设备是否在企业的车间正常运行,房产是否有合法的产权证书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企业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如实反映经济业务事项。这就要求固定资产在账面上的记录与实际情况相符。 其次是固定资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准确合理,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审计时会检查入账价值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随意调整计价的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有明确规定,确保计价的规范性。 再者是固定资产的折旧。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年限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关系到成本费用的核算和利润的计算。审计人员会检查折旧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折旧年限是否符合规定,折旧计算是否准确。比如,直线法、工作量法等折旧方法的运用要符合准则要求。相关会计准则对折旧的处理有详细规定,保证折旧计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另外,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也是审计重点。新增固定资产是否有合理的审批手续,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减少的固定资产,如出售、报废等,是否有相应的处理程序和会计记录。审计时会查看相关的合同、发票、审批文件等资料,确保增减变动的合规性。 最后是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审计人员会检查企业是否有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采购、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环节。例如,是否有定期的盘点制度,是否对固定资产进行归口管理等。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防范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风险,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