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点后账面金额是原值吗?
我公司最近进行了固定资产盘点,做完之后我有点搞不清楚盘点后的账面金额是不是就是原值。我想知道在法律规定里,固定资产盘点后的账面金额到底是不是原值呀,这对财务核算和报表很关键,希望得到准确解答。
展开


固定资产盘点后账面金额不一定是原值。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固定资产原值和账面金额这两个概念。固定资产原值,指的是企业购置或建造该项固定资产时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就好比购买一台设备,它的买价、运输费、安装费等加起来的总额就是这台设备的原值。而账面金额,又被叫做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计量的企业价值,对于固定资产来说,它是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也就是说,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其价值会逐渐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就通过折旧的方式体现出来。所以,固定资产的账面金额会随着折旧的计提而逐渐低于原值。 此外,如果固定资产发生减值,企业还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也是从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中扣除的,这也会导致固定资产的账面金额进一步降低。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盘点后账面金额通常不是原值,而是经过折旧和可能的减值准备调整后的金额。只有在固定资产刚刚购置,还没有开始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的情况下,账面金额才会等于原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