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达到多少金额可以一次性做费用?
我在公司负责财务工作,在处理固定资产入账时,不太清楚固定资产到底达到多少金额就能够一次性计入费用。公司最近购置了一批设备,不知道该怎么入账,想了解下这方面的具体规定。
展开


在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上,对于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费用的规定有所不同。 从会计角度来看,会计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多少金额可以一次性做费用。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定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一般来说,企业会根据自身规模、业务性质等因素,对一些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的资产简化处理,一次性计入费用,但这更多是企业基于会计职业判断和内部管理的选择。 从税务角度来说,有相关的优惠政策规定。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以及后续相关政策延续,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这里的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也就是说,符合这个条件的固定资产,在税务处理上可以选择一次性计入费用扣除,从而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存在差异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