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净值是否为零?
我公司有一批固定资产,已经按照规定提完了折旧。现在不太确定提完折旧后,这些固定资产的净值是不是就一定为零了,想了解一下在法律规定上,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净值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展开


在会计和税务处理中,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后净值通常会是零,但也存在特殊情况。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简单来说,就是把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它的使用期间内逐步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按照规定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当折旧提完后,固定资产的净值就会等于其预计净残值。而如果预计净残值为零,那么提完折旧后固定资产净值就是零。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需要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且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的披露。此外,税法对于固定资产折旧也有相关规定,企业在进行税务处理时需要遵循税法要求。如果企业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存在差异,还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所以,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净值不一定绝对是零,这取决于企业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设定以及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折旧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