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购入日期和入账日期是怎样规定的?
我公司新购入了一批固定资产,我不太清楚购入日期和入账日期在法律上有啥规定。购入时间和入账时间肯定不一样,我想知道入账日期有没有啥要求,需不需要和购入日期对应,不然我都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入账了。
展开


在了解固定资产购入日期和入账日期之前,先明确一下这两个概念。固定资产购入日期,就是企业实际购买固定资产的时间,简单说就是拿到资产或者签订购买合同确定交易发生的那个时间点。而固定资产入账日期,则是企业在自己的财务账本上记录这笔固定资产的时间。 从法律角度来看,《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对于入账时间,准则要求企业应当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进行入账处理。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如果购入的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调试,购入后就能马上使用,那么购入日期和入账日期通常是一致的。但如果购入的固定资产需要经过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程序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那么入账日期应该是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而不是购入日期。 比如,企业购买了一台大型设备,购入时设备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调试,那么购入日期就是购买合同签订或者设备交付的日期,而入账日期则要等到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可以正常使用的时候。企业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准确记录固定资产的购入日期和入账日期,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