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入账时间是按照发票日期还是使用日期?
我公司购买了一批固定资产,现在不确定入账时间该怎么算。有人说按发票日期,有人说按使用日期。我想知道从法律规定上来说,固定资产入账时间到底是以发票日期为准,还是以使用日期为准呢?
展开


在会计和税务处理中,固定资产入账时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固定资产入账时间的确定规则以及相关依据。 固定资产入账时间通常是按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来确定,而并非单纯依据发票日期或者使用日期。所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简单来讲,就是固定资产已经完成了必要的安装调试等工作,能够按照企业的预期正常投入使用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也就是说,当企业所发生的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支出都已经基本到位,并且固定资产具备了正常使用的条件时,就应该进行入账处理。 如果仅以发票日期来确定入账时间,可能会出现发票开具时间与固定资产实际可用时间不一致的情况,导致财务信息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而以使用日期入账也不太准确,因为在达到使用状态之前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多相关成本,如果不及时入账,会影响成本的合理分摊和利润的计算。 例如,企业购买了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发票在设备到货时就开具了,但设备安装调试了一个月才达到可使用状态。这种情况下,应该在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入账,而不是发票开具的时间。 所以,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入账时间时,要综合考虑固定资产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这一关键因素,而不是简单地依据发票日期或使用日期。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