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司法鉴定的流程和材料有哪些?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做司法鉴定的流程和所需材料。 首先来说流程。第一步是委托。可以由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者当事人进行委托。一般需要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鉴定委托书,载明委托的鉴定事项,并提供全面、客观、真实的鉴定材料。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办案机关的司法鉴定委托。 第二步是受理。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后,会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看是否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是否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充分等。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会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书。 第三步是鉴定实施。司法鉴定机构受理鉴定委托后,会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鉴定过程中,司法鉴定人需要遵守和采用该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方法。 第四步是出具鉴定意见书。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在完成委托的鉴定事项后,应当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司法鉴定意见书应当由司法鉴定人签名。多人参加的鉴定,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 接着说所需材料。不同类型的司法鉴定所需材料有所不同。以常见的法医临床鉴定为例,通常需要提供以下材料:一是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本等,用于证明被鉴定人的身份信息。二是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报告、手术记录等,这些资料能反映被鉴定人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三是影像学资料,如X光片、CT片、MRI片等,有助于鉴定人员直观了解被鉴定人的身体损伤情况。此外,如果涉及交通事故,可能还需要提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相关材料。总之,在进行司法鉴定前,最好先向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咨询具体所需材料,以便准备齐全,顺利完成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