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抵押的形式有哪些,房产抵押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房产抵押是指产权所有人以房契作为抵押,取得借款按期付息。房屋产权仍由产权所有者自行管理,债权人只按期取息,而无使用管理房屋的权利,待借款还清,产权人收回房契抵押即告终结。 房产抵押的形式有多种。第一种是不动产抵押,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直接将房产作为抵押物,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房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房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二条规定,以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第二种是最高额抵押,它是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比如银行与企业之间在一定期限内会有多次贷款往来,就可能采用最高额抵押的方式。 然而,在一些情形下房产抵押会被认定无效。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进行房产抵押的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例如未成年人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抵押其名下房产,该抵押行为就是无效的。 其次,以违法、违章的建筑物抵押的,抵押无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法、违章建筑本身就不具有合法性,不能作为合法的抵押物。比如未经规划许可建造的房屋用于抵押,该抵押合同就是无效的。再者,抵押人与抵押权人恶意串通,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抵押无效。这种情况下,法律为了保护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会认定该抵押行为无效。此外,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部分共有人擅自抵押共有房产的,该抵押行为对其他共有人不发生效力。例如夫妻共有房产,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抵押,该抵押对未同意的一方不具有法律效力。 总之,在进行房产抵押时,当事人要确保抵押行为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出现抵押无效的情况,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