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租房时要警惕哪些骗局?


毕业生在租房时,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容易陷入各种租房骗局。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骗局及对应的法律依据和防范措施。 首先是假房东骗局。不法分子冒充真正的房东,将房屋出租给毕业生,收取租金和押金后消失不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如果遇到假房东,真正的房东有权不承认租房合同,毕业生可能面临被赶走且无法追回租金和押金的风险。为避免此类骗局,毕业生在租房时一定要查看房东的房产证和身份证,确认房东身份的真实性。 其次是租金诈骗。有些不良中介或房东会以各种理由要求毕业生提前支付高额租金,如“押一付三”甚至“押一付六”“押一付全年”等,然后卷款跑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同时,对于租金的支付方式和时间,应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要谨慎对待租金支付方式,尽量选择短期支付,避免一次性支付过多租金。 还有房屋质量与合同不符的骗局。一些房东在出租房屋时,会故意隐瞒房屋存在的质量问题,如漏水、电路故障等。当毕业生入住后才发现问题,但房东却以各种理由拒绝维修或退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二条规定,出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毕业生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房屋的状况,将房屋存在的问题在合同中明确注明,并要求房东在一定期限内解决。 另外,虚假房源骗局也较为常见。一些中介或个人会发布虚假的房源信息,吸引毕业生咨询,然后以各种理由诱导毕业生看其他高价房源。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毕业生在寻找房源时,要选择正规的中介机构,仔细核实房源信息的真实性。 总之,毕业生在租房时要保持警惕,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