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立案后发现涉嫌非法集资该如何处理?


在民间借贷立案后发现涉嫌非法集资的情况,相关的处理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首先,来了解一下非法集资的概念。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一些人通过各种承诺高额回报的手段,从很多不特定的人那里拿到钱,而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当民间借贷案件立案后发现涉嫌非法集资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这意味着法院不会再继续审理这个民间借贷案件,而是会把相关的线索和材料移交给更专业的部门去处理。 对于当事人来说,这可能会担心自己的钱还能不能拿回来。在公安或者检察机关介入后,会对非法集资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如果最终查明相关事实,对于追回来的资金,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返还给受害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非法集资涉及的金额和人数通常较多,可能无法保证所有受害人都能全额拿回自己的钱。 当事人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公安、检察机关的调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的证据和信息,帮助他们尽快查明案件事实。另一方面,要及时关注案件的进展情况,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了解案件的处理结果和资金返还的情况。 此外,如果在非法集资案件中,当事人还有其他的民事诉求,比如除了本金之外的利息等问题,在刑事案件处理完毕后,如果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仍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来主张自己的权利。 总之,民间借贷立案后发现涉嫌非法集资,法院会将案件移交给公安或检察机关处理,当事人要积极配合调查,同时关注案件进展和自身权益的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