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逃逸致人死亡是否能包括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

我开车撞人后很害怕就直接逃逸了,后来听说那人因为没及时救治死了。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这种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能不能算成是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啊?我现在特别担心自己的法律责任会很重。
展开 view-more
  • #交通肇事
  • #间接杀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讨论逃逸致人死亡能否包括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这个问题时,需要分别理解逃逸致人死亡和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这两个概念。 首先,逃逸致人死亡,通常是指在交通肇事发生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逃逸致人死亡主要强调的是因为逃逸行为导致被害人错过救助时机而死亡,本质上还是交通肇事犯罪的加重情节。 而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负有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该义务,但却消极地不履行这种义务,从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例如,医生对生命垂危的患者故意不进行救治,导致患者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对他人死亡结果持一种放任的态度,也就是间接故意。 一般情况下,逃逸致人死亡与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是有明显区别的。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行为人主观上主要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不是积极追求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形下,逃逸行为可能会转化为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受伤严重,不及时救助必然会死亡,而将被害人转移到隐蔽地点,使其无法得到他人救助,这种行为就可以认定为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因为此时行为人不仅有救助被害人的义务,而且其行为表现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放任。 综上所述,逃逸致人死亡在通常情况下不包括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但在特定情形下可能会发生转化。判断是否构成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关键在于考察行为人是否有救助义务、是否能够履行救助义务以及其主观上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态度。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