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聋哑人违法犯罪是如何判罪的?
最近了解到一些特殊群体犯罪的事情,就想到盲人、聋哑人要是违法犯罪了会怎么判罪呢。我就是单纯好奇,想知道在法律上,针对盲人、聋哑人违法犯罪,具体是按照什么标准、什么规则来判定罪行的 。
展开


盲人、聋哑人违法犯罪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在处罚上有特殊规定。 首先,要明确“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九条规定的。这是因为视觉、听觉等重要功能的丧失,会导致他们的认知、交流能力下降,辨认自身行为性质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弱于常人,所以法律在追究其刑事责任时给予从宽处理。 不过,并不是所有盲人、聋哑人犯罪都必然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盲人、聋哑人,以及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盲人、聋哑人犯罪分子,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定。一方面,会对犯罪行为本身进行认定,比如犯罪的类型、手段、造成的后果等。另一方面,会对犯罪的盲人、聋哑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判断其责任能力的实际状况。最终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总之,盲人、聋哑人违法犯罪的判罪既遵循一般的犯罪判定原则,又会考虑其生理缺陷等特殊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