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财产怎么判?
最近家里情况比较复杂,父母打算离婚,现在很担心财产分割的问题。不太清楚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想了解一下父母离婚时,财产到底会怎么进行判决,是平均分配,还是有其他的规则 。
展开


父母离婚时财产的判决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则和规定。首先要区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在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共同获得的财产,比如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等;而个人财产则是像一方的婚前财产、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属于个人的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这就是说,如果父母能就财产分配达成一致,那按照他们商量好的来就行。要是商量不好,诉至法院,法院会考虑孩子跟谁生活更有利、女方的权益以及哪一方在婚姻中没有过错等因素来判决财产分配。 例如,在一些案例中,如果一方在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等家庭事务中付出较多,法院可能会适当多分给这一方一些财产;要是一方存在家暴、出轨等过错行为,法院在判决时也会倾向于保护无过错方的权益,少分财产给过错方。 总之,财产判决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而是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进行。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 个人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像婚前财产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