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判刑案件是如何判的?
我想了解一下认罪认罚判刑案件的判决情况。自己因一些事可能面临相关处理,想知道要是选择认罪认罚,法院具体会怎么判,是会从轻处罚还是有其他规定,想弄清楚这里面的规则和具体判定方法。
展开


在我国,认罪认罚判刑案件的判决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首先要明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这里的从宽处理既包括实体上从宽处罚,也包括程序上从简处理。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的量刑,要全面评估案件所涉犯罪的性质、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认罪认罚的主动性、阶段性、深度及价值意义、以及被告者的犯罪后忏悔与改过之诚意等各方面因素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这些情况后,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而对于在法庭上自愿真诚地承认罪责的被告人,依据其所犯下的犯罪性质、情节严重程度、认罪态度及其悔罪表现等多重因素,酌情考虑是否可以进一步减轻基准刑罚的10%以下。不过,依法认定为自首或坦白的情形不在此列。 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且无需判处刑罚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可依法免除其刑事处罚。要是确需在法定刑期之下判处刑罚,则必须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并且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存在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等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总之,认罪认罚判刑案件的判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综合多种因素依法判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