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法典新规定中子女如何继承?
家里老人最近身体不太好,开始考虑身后事。涉及到遗产继承,我不太清楚在2024年民法典的新规定下,作为子女到底该怎么继承。像继承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不同情况的子女在继承上有没有区别,想详细了解下这些方面。
展开


2024年《民法典》对子女继承有明确规定。首先要了解继承的顺序,《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这意味着,不管是婚生还是非婚生的子女,在法律上都平等地享有继承权。 在继承方式上,如果被继承人立有遗嘱,那么就按照遗嘱进行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是被继承人对自己财产处分的意愿表达,只要遗嘱是合法有效的,就要按照遗嘱来执行。 要是没有遗嘱,就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一般应当均等分配遗产,但继承人之间也可以协商不均等分配。比如有的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另外,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继承人因为法定事由丧失继承权,但又得到被继承人原谅而恢复继承权,这就是新添的宽宥制度。而且,为了更公平合理地分配遗产,还增加了遗产管理人制度,可以找专门的人或组织机构来管理遗产。 相关概念: 法定继承:就是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确定继承人并分配遗产的继承方式。 宽宥制度:当继承人因为出现法定事由而丧失继承权的时候,因得到被继承人的原谅而又恢复继承权。 遗产管理人制度:找一个专门的人或者组织机构来管理遗产,按照被继承人的意志分配遗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