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是怎样规定的?
我在一家企业工作,最近企业面临审计,我想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它对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以及被审计单位的义务等方面是如何界定的呢?这些规定对我们企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审计,通俗来讲,就是对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看看钱有没有花对地方,有没有违规操作等。 审计机关的职责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比如对政府部门的各项经费使用进行审查,看是否存在挪用、浪费等情况。同时,对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也有权进行审计。例如审计银行的财务状况,查看是否有违规放贷等行为。 在权限上,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规定提供预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等相关资料。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拖延、谎报。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并且在必要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有权查询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的账户。 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有义务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如果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责任。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通过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了经济秩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