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怎样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地产的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这部法律的一些主要规定。首先是房地产开发用地方面。该法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划拨两种方式。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八条,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而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像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等就可以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其次,在房地产开发环节。房地产开发必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该法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设立条件也有明确规定,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有自己的名称和组织机构,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符合国务院规定的注册资本等。另外,关于房地产交易。包括房地产转让、抵押和房屋租赁等。房地产转让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一定条件,比如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等。在房地产抵押方面,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房屋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租赁用途、租赁价格等条款。同时,该法还对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房地产权利人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登记,经核实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等。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贯穿了城市房地产从开发用地到交易、权属登记等各个环节,为规范房地产市场、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