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如何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管的?
我在网上经营一家小店,最近发现有同行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拉走我的客户,比如恶意刷差评、虚假宣传等。我想了解下我国在这方面是怎么监管的,我的权益能不能得到保障,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展开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网络环境中,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和商业道德,采取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 在我国,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多维度的监管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法律。该法明确规定了多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网络环境下同样适用。例如,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是主要的监管主体。他们有权对涉嫌网络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可采取询问相关人员、查询复制有关资料、检查相关经营场所等措施。一旦查实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将依法给予处罚。对于情节较轻的,可能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对于情节严重的,可能会吊销营业执照。 除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也对电子商务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了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同时,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也有权利维护自身权益。如果发现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侵权方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 此外,行业自律也是监管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重要环节。相关行业协会可以制定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引导经营者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