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对犯罪对象是如何定义的?
我想弄清楚在我国法律里犯罪对象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平时看新闻,经常会看到各种犯罪案件,但不太明白其中提到的犯罪对象具体指啥。比如盗窃案里的财物算犯罪对象,那其他犯罪里又怎么界定犯罪对象呢?希望了解一下准确的定义。
展开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简单来说,就是犯罪行为直接影响到的那个人或者那个东西。 从法律原理上讲,犯罪对象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性要素。它并不是所有犯罪都必须具备的要素,但在很多犯罪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盗窃罪中,犯罪对象就是被盗取的财物;在故意杀人罪中,犯罪对象就是被害人。 在我国《刑法》中虽然没有直接对犯罪对象给出明确的定义,但在具体的条文和司法实践中能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比如《刑法》分则条文里规定的各种犯罪,很多都与特定的犯罪对象相关。像破坏交通工具罪,其犯罪对象就是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通过明确犯罪对象,有助于准确认定犯罪的性质和罪名。因为不同的犯罪对象可能会影响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小,进而影响量刑。例如,盗窃普通财物和盗窃珍贵文物,在量刑上会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珍贵文物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其被盗取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所以,犯罪对象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是一个很关键的概念,对于正确定罪量刑有着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