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该如何履行赡养义务?


夫妻履行赡养义务,包含多个重要方面。首先,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明确指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里的赡养人包括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同时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在经济供养方面,夫妻有责任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如果老人没有足够的生活来源,夫妻要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比如支付老人的衣食住行等费用。像老人日常的食品、衣物购买,住房的租金或房贷等,都可能在经济供养范围内。 生活照料层面,要关注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如果老人身体不好,生活不能自理,夫妻要承担起照顾的责任,比如帮忙做饭、打扫卫生、协助洗漱等。要是夫妻因为工作等原因无法亲自照料,也可以按照老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进行照料。 精神慰藉同样不可忽视。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夫妻即便工作繁忙,也应该经常陪伴老人聊天,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与老人分开居住的夫妻,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用人单位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以方便赡养人尽到精神慰藉的义务。 此外,在住房方面,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夫妻及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对于老人自有住房,夫妻还有维修的义务。在土地等收益方面,夫妻有义务耕种或者委托他人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或者委托他人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并且收益归老年人所有。 总之,夫妻履行赡养义务,需要从多个维度出发,切实保障老人在物质和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 相关概念: 赡养人: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 经济供养:为老人提供维持生活所需的费用和物资等 。 生活照料: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各种事务,保障其生活起居正常 。 精神慰藉:关注老人精神需求,给予情感陪伴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