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如何判定款项属于赠与还是借贷?
最近在处理一些经济往来的事情,涉及到一笔钱,对方说是赠与,但我觉得是借贷,现在闹得不太愉快,可能得走法律途径。我想知道法院在这种情况下,是根据什么来判定这笔钱到底是赠与还是借贷的呢?希望能了解具体的判定标准和方法。
展开


法院判定赠与还是借贷,通常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首先,看是否有明确约定。赠与合同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如果双方明确签订赠与合同,表明是无偿给予,那大概率会被认定为赠与。而借贷一般会有借条、借款合同等,约定还款时间、利息等事项。 其次,审查证据。比如双方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若其中赠与人明确表达是赠与,受赠人也接受,对认定赠与有帮助;要是能体现借款意图、还款承诺等,则倾向于借贷。 再者,考虑款项用途。如果这笔钱用于受赠人特定的无偿需求,且赠与人知晓并同意,可能是赠与;若是用于经营等有预期收益活动,借贷可能性大。 另外,双方关系也有影响。在亲属、恋人等特殊关系中,赠与情况可能较多;普通朋友、商业伙伴间,借贷更常见。 最后,看资金交付方式和金额大小。金额较小且交付随意,赠与可能性增加;金额大、交付有正规手续,借贷可能性大。 总之,法院判定会全面综合分析,以确定款项真实性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