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转钱给子女算赠与吗?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自己经济上有点紧张,就跟父母说了。然后父母给我转了一笔钱,没说这钱是借还是给我的。我就想知道,在法律上这能算赠与吗?要是算赠与,以后父母反悔了怎么办?我不太懂这方面的法律规定,所以想了解下父母转钱给子女到底怎么界定是不是赠与 。
展开


父母转钱给子女不一定属于赠与。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赠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简单说,就是一方心甘情愿把自己东西免费给另一方,另一方也乐意接受。 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明确表示这笔钱是给子女,不用还的,比如父母在转账时留言说“这钱给你花,不用还”,或者有其他书面、口头的明确表述,这种大概率会被认定为赠与。 但是,如果没有明确表示,就比较复杂了。对于未成年子女,父母有抚养义务,在抚养义务范围内给子女的钱,比如用于孩子的生活、教育等必要开销,这不算赠与,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对于虽成年但智力、精神不健全的子女,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在义务范围内给予的钱,同样不算赠与。 而对于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给的经济帮助,除父母有明确表示赠与的意思表示外,有可能被视为以帮助为目的的临时性资金出借,也就是借款。比如,子女找父母说自己要创业差点钱,父母给转了一笔钱,这种情况就有可能被认定为借款。 要是涉及到婚内子女接收父母转账,若没有明确表明是赠与给自己子女一方的,那么可以认定为对子女夫妻双方的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所以,父母转钱给子女是不是赠与,关键看有没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以及具体的情况。在涉及金额较大等情况时,最好提前明确这笔钱的性质,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