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相互抵消是怎样的?


债权债务相互抵消,通俗来讲,就是两个人互相负有债务时,各自用自己的债权来冲抵对方的债务,从而使双方的债务在对等数额内消灭。比如,甲欠乙 1000 元,乙又欠甲 800 元,经过抵消后,甲只需要再还乙 200 元就可以了。 在法律上,抵消分为法定抵消和约定抵消。法定抵消是由法律规定其构成要件,当要件具备时,依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抵消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例如,甲和乙签订了两份合同,一份合同中乙应向甲交付 10 吨一级大米,另一份合同中甲应向乙交付 8 吨一级大米,这两份合同中的标的物都是一级大米,种类和品质相同,且都已到期,那么甲或者乙都可以主张法定抵消,通知对方后,在 8 吨大米的范围内债务消灭。 约定抵消则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比如,甲欠乙 1000 元现金,乙欠甲一幅字画,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同意用字画来抵消 1000 元债务,这就是约定抵消。 在进行债权债务抵消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用于抵消的债权债务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如果债权债务本身存在瑕疵,比如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债权,那么就不能进行抵消。其次,抵消的通知应当以明确的方式送达对方,并且一旦通知到达对方,抵消即生效,不能随意撤销。此外,如果存在不得抵消的情形,如根据债务性质不得抵消(具有人身性质的债务,如抚养费、赡养费等)、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抵消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消的,就不能进行抵消。总之,债权债务抵消是一种常见的债务处理方式,但在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合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