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民法典对未婚先孕是如何规定的?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中没有直接针对未婚先孕的具体规定。不过,在相关法律中有一些与未婚先孕后续情况紧密相关的内容。 首先,关于孩子的权益。《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这意味着,即使孩子是未婚先孕所生,其在法律上和婚生子女的权利没有差别,比如平等的受教育权、财产继承权等,而且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要承担抚养责任。 其次,在生育政策方面,过去没有领取结婚证生育小孩的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但自2024年6月国家颁布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社会抚养费已经与入户、入学、入职等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关于社会抚养费的相关处罚规定也已经被清理和废止 。也就是说,现在未婚生育不需要再交社会抚养费。 最后,孩子的户口问题。根据《户口登记条例》第七条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婴儿父亲或者母亲持户口簿、身份证及婴儿《出生证明》向婴儿母亲或者父亲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出生登记。未婚生育的孩子落户可随父随母。如果想让孩子跟着母亲落户,通常只需要孩子的出生证明以及母亲的户口本,就可以在当地的派出所办理登记;如果想让孩子跟着父亲落户,则还需要额外的亲子鉴定证明,才能够办理落户登记。 相关概念: 社会抚养费: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公共社会事业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以前,未婚生育属于不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情况,所以需要缴纳。现在已经取消了这一费用。 非婚生子女: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虽然他们的父母没有婚姻关系,但在法律上他们和婚生子女的权利是平等的。 亲子鉴定证明: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确定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亲生血缘关系的证明文件。在未婚生育孩子随父落户等一些情况下,需要提供这个证明来确认亲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