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怎么样才会被认定为诈骗?
我之前借了一笔钱给别人,现在对方一直拖着不还,而且感觉态度很不对劲。我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诈骗了,就想了解一下,从法律上来说,借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被认定是诈骗行为呢?
展开


在法律中,判断借钱是否属于诈骗,关键在于是否满足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借款人主观上要有非法占有的故意。简单说,就是在借钱的时候,心里就没打算还钱。这和正常借钱后因为各种原因还不上是不一样的,正常情况是本来有还款意愿,只是客观上没办法按时还。其次,借款人在借款过程中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比如虚构自己的经济状况,明明没什么收入却说自己很有钱有能力还款;或者编造借款用途,说借钱是用于正当生意周转,实际却拿去赌博等非法活动。最后,达到一定的诈骗数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例如,小张向小李借钱,说自己母亲生病急需要钱做手术,并展示了伪造的病历,小李基于同情借了钱给他,但小张实际上并没有母亲生病这件事,钱也被他拿去吃喝玩乐,这种情况就可能构成诈骗。总之,只有同时具备非法占有目的、欺骗手段以及达到相应数额标准等要素,借钱行为才会被认定为诈骗。 相关概念: 非法占有:指没有合法依据,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不打算归还。 虚构事实:通过编造不存在的事情,欺骗他人,使其产生错误认识。 隐瞒真相:故意不告知真实情况,误导他人做出错误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