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按人头分房是如何分的?
我家这边要拆迁了,听说会按人头分房,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个分法。家里人口情况比较复杂,有老人、小孩,还有户口不在本地但长期居住的亲戚。我想知道按人头分房的时候,这些人是怎么算的,分房的具体流程和标准是怎样的?
展开


拆迁按人头分房是一种常见的拆迁补偿安置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拆迁区域内户籍人口的数量来分配房屋。 从法律角度来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法规为拆迁补偿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虽然该条例没有直接规定按人头分房的具体细则,但明确了征收补偿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操作中,按人头分房首先要确定安置人口。一般以拆迁公告发布之日的户籍人口为准,但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地方对于户口不在本地,但在本地长期居住且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也会被认定为安置人口。例如,有的地方规定在本地连续居住满一定年限,或者与本地户籍人员存在特定亲属关系等。 确定安置人口后,就会按照当地制定的分房标准进行分配。分房标准通常会根据家庭人口数量、户型面积等因素来确定。比如,可能规定每人可分配一定面积的住房,如30平方米或50平方米等。然后根据家庭的人口总数,分配相应面积的房屋。如果分配的房屋面积超过家庭应得面积,超出部分可能需要家庭按照市场价格或一定的优惠价格购买;如果分配的房屋面积不足,征收方可能会给予一定的货币补偿。 分房的流程一般是,征收方先进行人口调查和登记,确定安置人口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根据分房方案进行房屋分配。被拆迁人需要与征收方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明确分房的具体信息,如房屋位置、面积、户型等。最后,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办理房屋交付手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