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最近家里涉及到遗产继承的事,有点摸不着头脑。想知道在法律上,家庭遗产继承到底是怎么个顺序,哪些人先继承,哪些人后继承。希望能详细了解下相关规定,心里有个底,好应对接下来的事情。
展开


在我国,家庭遗产继承顺序在《民法典》中有明确规定。首先要明确,遗产继承方式有遗嘱继承、法定继承等,而继承顺序主要在法定继承中体现。 法定继承的顺序如下: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此时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继承。只有当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比如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死亡、全部放弃继承权或者丧失继承权等情况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举个例子,如果老张去世了,他有妻子、子女和父母,那么就由这些第一顺序继承人来继承他的遗产,老张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此时就不能继承。要是老张没有妻子、子女和父母了,他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才有机会继承。 相关概念: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遗嘱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