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财产继承权的顺序是怎样的?
我家里最近涉及一些财产继承方面的事,不太清楚具体的继承顺序。想了解一下,在咱们中国法律里,对于家庭财产继承,到底谁先有权利继承,谁后继承呢?就是想把这个顺序搞明白,心里有个底。
展开


在我国,家庭财产继承权的顺序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首先,财产继承开始后,先看有没有遗赠扶养协议,要是有,就按照协议来分割财产。要是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再看有没有遗嘱或遗赠,有遗嘱或遗赠的话,就按遗嘱或遗赠来处理财产分配。要是既没有遗赠扶养协议,也没有遗嘱或遗赠,那就按照法定继承来进行。 法定继承中,继承人分为两个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 。这里的配偶指的是被继承人去世时,与之有合法婚姻关系的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继承。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相关概念:(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 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