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没有鉴定级别的工伤,劳动仲裁会怎么处理?

我受了工伤,但是经过鉴定没有达到伤残级别。现在和单位就赔偿问题有分歧,打算申请劳动仲裁。我想知道,在没有鉴定级别的情况下,劳动仲裁会依据什么来处理我的案子,我能得到哪些赔偿呢?
展开 view-more
  • #工伤仲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处理没有鉴定级别的工伤劳动仲裁案件时,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工伤,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劳动仲裁则是一种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工伤赔偿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时,就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虽然工伤没有鉴定出级别,但并不意味着劳动者就不能获得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即使没有伤残级别,劳动者仍然可以享受一些工伤保险待遇。首先是医疗待遇,劳动者因工伤进行治疗时,其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那么这些费用就由用人单位承担。比如,小张在工作中受伤,去医院治疗花费了5000元,这些费用只要符合上述标准,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销。 其次是停工留薪期工资。在工伤治疗期间,劳动者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劳动者受伤前的工资福利待遇,按月支付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过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例如,小李工伤后需要休息3个月,他受伤前月工资是6000元,那么在这3个月里,用人单位就要每月支付他6000元工资。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仲裁机构会审查劳动者是否属于工伤,以及用人单位是否依法履行了相关义务。劳动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比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医院诊断证明等。用人单位则需要证明自己已经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了工伤保险,并且在劳动者工伤期间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仲裁机构可能会支持劳动者的合理诉求。 总之,没有鉴定级别的工伤,劳动者仍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相应的赔偿。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劳动仲裁机构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平公正地处理纠纷,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