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性裁员如何才算合法?
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由于经营不善等经济原因,一次性辞退部分劳动者的情形。但这种裁员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才算合法。首先,法律对经济性裁员的适用情形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只有在出现上述法定情形时,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其次,在裁员程序上,也有严格要求。用人单位必须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让职工能够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裁员的必要性。同时,用人单位要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考虑。最后,裁减人员方案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并不意味着需要经过其批准,但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裁员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另外,在裁员对象上也有限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等人员,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法律规定进行经济性裁员,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要求用人单位纠正违法行为。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总之,经济性裁员必须在适用情形、程序、对象等方面都符合法律规定才算合法,这样才能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民政局能开具未婚未育证明吗?
离职后社保还能不能用?
假冒国家收税构成什么罪?
乘客愿意承担全部高速费用时应如何收取?
个人所得税中子女教育扣除有什么规定?
异地公积金必须要缴存六个月吗?
卖房交了定金后不想卖了该怎么办?
独生子女信息该怎么填写?
陪产假遇法定节假日是否顺延?
第二次酒驾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去派出所换身份证需要带什么材料?
注册公司必须要几个人?
交通警察队伍里的法官是干什么的?
农村户口换户口本变成居民户口是怎么回事?
企业被限高是否可以变更?
工伤赔偿后多少天能拿到工资?
女人签订离婚协议该怎么做?
公司倒闭处理办公用品的文案怎么写?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上诉状该怎么写?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