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协议离婚申诉期是多长时间?


在《民法典》中,关于协议离婚申诉期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是离婚冷静期,这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申诉期”阶段。根据法律规定,协议离婚冷静期为一个月 ,这是从2021年开始实施的,目的是避免大家冲动离婚,保障婚姻关系的稳定。在这一个月内,如果有一方反悔了,不想离婚了,那么可以撤回离婚申请。要是冷静期结束后,双方都没有异议,那就正式离婚了。相关法律依据就是《民法典》关于协议离婚冷静期的规定 。 然后说离婚后的情况。对于解除婚姻关系本身,一般是不能起诉的,不存在诉讼时效。但如果是关于财产纠纷,情况就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如果是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这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八十四条。不过要是存在欺诈、胁迫等法定撤销情形的,申请撤销的诉讼期限为一年。《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也消灭;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同样撤销权消灭。 另外,如果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要是法院审理后,没有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就会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总之,协议离婚涉及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时间规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适用哪种时效。 相关概念: 诉讼时效:简单说就是权利人在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在该期间届满后,义务人获得抗辩权,权利人的权利就可能得不到法院完全支持啦。 撤销权:是指当出现一些法定情形时,当事人可以请求撤销相关行为或协议的权利。比如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有欺诈、胁迫等情况,受损害方就可能有撤销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