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伤残鉴定的时间是多久?
前段时间我遭遇了交通事故,身体多处受伤。现在想做交通伤残鉴定,但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去做。是等伤好得差不多就行,还是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呢?我很担心错过合适的鉴定时间影响结果,想了解下交通伤残鉴定时间的具体规定。
展开


交通伤残鉴定时间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它在法律上是有相关规定的。 一般来说,伤残鉴定应该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通俗来讲,就是身体受伤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后续不会再有太大的变化了,这时候就可以考虑去做鉴定。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不过这里说的是公安机关委托鉴定的期限规定。 对于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情况,虽然没有明确的统一时间限制,但实践中,一般建议在受伤后3-6个月左右进行鉴定,如果是涉及神经损伤等恢复时间较长的情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比如6-12个月甚至更久,要等神经功能恢复稳定后再做鉴定。因为过早鉴定,可能身体还在恢复过程中,伤残情况还不确定,得出的鉴定结果可能不准确;而过晚鉴定,又可能会给后续的索赔等事宜带来不便。 所以,具体的交通伤残鉴定时间要根据受伤的类型和恢复情况来综合判断,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者鉴定机构的意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