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多久能拿回?


一般来说,拖欠工资后拿回工资所需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这会受到解决途径、具体案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为你介绍几种常见解决途径及其大致所需时间。 首先是与用人单位协商。这是最为快捷的方式,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可能几天内就能拿回工资。法律鼓励劳资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这种情况下,只要双方达成共识,用人单位自觉履行支付义务,工资很快就能到手。 其次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接到投诉后,一般会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如果查实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会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会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从投诉到最终拿到工资,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再者是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从申请仲裁到仲裁裁决作出,一般需要一到两个月,若进入诉讼程序,时间会更长。 最后是向法院起诉。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所以,通过法院诉讼拿回工资,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 总之,拖欠工资后拿回工资的时间因解决途径而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