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报案后多久会有消息通知?


当遭遇诈骗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大家都非常关心多久能收到相关消息通知。下面我们从不同阶段来详细了解。 首先是受案阶段。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一条,对接受的案件,或者发现的犯罪线索,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进行审查。一般来说,公安机关会在接报案件后的24小时内开展受案审查工作。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立即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在二十四小时以内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并告知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项,在接报案时能够当场判断的,应当立即口头告知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向其他主管机关报案。 接着是立案阶段。按照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而对于需要立案的案件,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必须在多久内通知报案人,但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会尽快进行调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会及时通知。 然后是侦查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就比较难确定了,因为诈骗案件的复杂程度差异很大。简单的案件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侦破并通知报案人,而复杂的案件,比如涉及多地、多环节、大量证据需要收集等情况,侦查时间就会比较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最后,案件侦查终结后,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并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至于什么时候能将这一消息通知报案人,同样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但公安机关一般会在合适的时候反馈。 总之,诈骗报案后收到消息通知的时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受案、立案到侦查等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情况和规定。报案人可以主动与公安机关保持联系,了解案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