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超过多少小时算瞒报?

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个情况,涉及到一些信息的上报。我不太清楚在法律规定里,信息上报超过多少小时就会被认定为瞒报,想了解下具体的时间界限,不然心里一直没底,怕因为不了解规定而犯错。
展开 view-more
  • #信息瞒报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不同领域对于“超过多少小时算瞒报”有不同的规定。下面为你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情况。 在安全生产事故领域,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这里可以理解为,如果单位负责人在接到事故现场人员报告后超过1小时未向相关部门报告,就可能存在瞒报、迟报的嫌疑。对于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传染病疫情报告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若相关责任主体未按照上述时间要求报告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就可能构成瞒报、迟报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警告、吊销执业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此可见,不同领域的瞒报时间界定和法律后果都有所不同,要准确判断是否构成瞒报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需要结合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