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的等级分为几级?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商业秘密具体分为几级。 不过在实践中,企业通常会根据商业秘密的重要性、价值大小、泄露后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等因素,将商业秘密进行分级管理。常见的分级方式有分为三级,即核心商业秘密、重要商业秘密和一般商业秘密。 核心商业秘密是企业最为重要的商业秘密,一旦泄露,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极其严重的损害,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失去核心竞争力,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企业独有的、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配方等就可能属于核心商业秘密。 重要商业秘密的重要性次之,但泄露后也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害,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例如企业的重大战略规划、重要客户名单等可能被归为重要商业秘密。 一般商业秘密虽然重要性相对较低,但也需要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泄露后也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像普通的业务数据、一般性的市场调研资料等。 企业对商业秘密进行分级管理,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程度的保密措施,保护企业的商业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这从法律层面保障了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