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赔偿有多少种?
交通事故赔偿的种类繁多,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赔偿项目可以进行细致划分。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一、人身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是交通事故中对受害人身体受伤或残疾甚至死亡的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医疗费是指受害人在遭受人身伤害之后接受医学上的检查、治疗与康复训练所必须支出的费用。比如,骨折后的手术费、住院期间的药费等。护理费是指受害人因遭受人身伤害,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他人帮助而付出的费用。误工费则是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辅助器具费是因伤致残的受害人为补偿其遭受创伤的身体器官功能、辅助其实现生活自理或者从事生产劳动而购买、配制的生活自助器具所需费用。丧葬费是指侵害自然人的生命权致使受害人死亡的,受害人的亲属对死亡的受害人进行安葬所产生的丧葬费用的支出。死亡赔偿金是不法致人死亡时特有的财产损害项目,是对受害人近亲属的赔偿。
二、财产损失赔偿
财产损失赔偿是指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物品等财产的损坏或丢失的赔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直接财产损失包括车辆维修费用、车载物品损失等。例如,车辆碰撞后维修车身、更换零部件的费用。间接财产损失通常是指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可得利益损失。比如,出租车因事故维修期间无法运营而减少的收入。
三、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者是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到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受害人因事故遭受了严重的精神痛苦,如留下心理阴影、患上心理疾病等,可依法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有必要购买吗
抚养费没给应该到哪里起诉?
办理社保退休是否需要查工资表?
实缴资本是否纳入股权评估价以及如何计算?
上年结转需要写日期吗?
既买了职工医保又买了居民医保该如何办理?
法定节假日不给三倍工资该如何赔偿?
社保挂在公司交但钱全部自己出是否划算?
通行证与签注需要一起办理吗?
个体工商户属于企业业务还是个人业务?
洗钱需要什么证据才会立案?
行政机关是否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办理离婚是否可以不需要一个月冷静期?
老母起诉儿子离婚法院会怎么判?
夫妻双方财产保全是什么意思?
担保公司收费是否合法?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应该怎样签?
明星的合同违约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