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多少钱才会被立案?


在我国,关于欠款立案金额,法律并没有明确的最低限制哦。也就是说,无论欠多少钱,只要符合一定条件,法院都可以立案。 首先得了解一下起诉立案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这些条件:一是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简单讲就是得是被欠钱的那个人;二是要有明确的被告,也就是得知道欠你钱的人是谁;三是得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比如你得说清楚让对方还多少钱,为什么他该还你这笔钱;四是要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要满足这些条件,不管欠的钱是多是少,都能去法院起诉立案。 不过虽然起诉金额无下限,但从实际情况考虑,如果欠款金额较小,比如只有几百元,起诉可能不太划算。因为起诉需要付出一些成本,像时间成本,要去法院走各种程序;还有经济成本,要交诉讼费等。所以要是金额不大,一般建议先和对方友好协商,尝试解决问题。要是协商不成,再考虑起诉。 如果胜诉之后,对方在履行期没有履行法院判决,你还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等财产情况。要是对方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那他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还会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要是对方有能力却拒不执行,那就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了。 相关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简单说就是如果债权人在这个规定时间内没去主张自己的权利,过了时间再去起诉,债务人就可以以此为由进行抗辩,债权人可能就丧失了胜诉权。 一般保证责任:保证人仅对债务人不履行还款责任时,负补充责任的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务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与债务人负连带责任的保证。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只要有债务人履行期届满不履行债务的事实,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即发生效力,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而不论债权人是否就债务人的财产实行强制执行。





